馕企匯聚烏市馕文化產業園
打造新疆馕產業新高地
12月25日,來自疏勒縣庫木西力克鄉的阿不都許庫爾·海力里在烏魯木齊市馕文化產業園生產車間烤制馕。該產業園作為烏魯木齊市一項民生工程,于2018年9月建成,12月全面投產開放。
本報記者王 臻攝
□本報記者/趙春華
“我們家從曾祖父開始都是圍著自己的馕坑轉,如今搬進了現代化的中央廚房,不僅生產過程安全環保,還可以實現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未來前景不可估量。”12月25日,在全面投產開放的烏魯木齊市馕文化產業園生產加工車間,新疆馕王食品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吐爾遜江·阿不拉感慨不已。
搟馕餅、戳花紋、烤馕……巨大的落地窗內,統一著裝的工人們忙碌著,一字排開的環保智能電馕坑專用配電箱上顯示著馕坑的實時溫度。規范的生產流程,衛生安全的倉儲條件……吐爾遜江口中那個充滿現代化的中央廚房就在記者眼前。
吸引人的不僅僅是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在這個占地315畝的園區內,8個生產加工車間每個車間都掛著一個響當當的牌子:新疆五月花餐飲文化連鎖有限公司、新疆阿布拉的馕連鎖有限公司、新疆馕王食品開發有限公司……
烏魯木齊創博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雪菲告訴記者,產業園成立之初,就將目光聚焦在能夠起到示范帶動作用的知名馕企,在廠房、設備一應俱全的基礎上讓企業拎包入住。
“具有一定規模的馕企匯聚在烏魯木齊,為馕產業化發展提供了高起點。”李雪菲說,“這些企業在生產管理、銷售渠道等方面都有成熟經驗,能夠起到傳幫帶、資源共享的作用,有利于形成馕產品規范標準,構建產品標準體系,從而提升園區生產質量和產能規模。”
芝麻馕、核桃馕、辣皮子馕……一個個馕餅在工人手中飛舞,香氣溢滿了整個車間。“環保智能電馕坑打出來的馕不僅好看而且好吃,我一天能打100多個馕。試用期一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呢!”疏勒縣轉移就業人員阿卜都賽買提·艾力高興地說。
烏魯木齊市馕文化產業園127個環保智能電馕坑全部啟動,日均產馕約4.5萬個。為了讓新疆馕走得更遠,園區建立健全從源頭采購到生產、從倉儲物流到銷售的全程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推出真空包裝,讓馕的保存期延長至3個月。
在產品銷售區,一年前就開始做馕生意的“新疆美食天團”微商李靜嗅到了商機。
“隨著物流業的飛速發展,馕已經成為內地人餐桌上一道深受喜愛的美食,特別是辣皮子馕、洋蔥馕,需求量很大。”李靜告訴記者,“以前我們得滿大街找馕坑收馕,準備好貨源需要一個星期。現在在馕文化產業園,前一天訂貨第二天就能拿貨,貨源足,質量也有保障。”
李雪菲告訴記者,從今年10月起,烏魯木齊市430余家社區蔬菜副食品直銷點和商超等給馕文化產業園提供專柜,初步為企業搭建起了外銷平臺。下一步將聯合有實力的餐飲企業共同開拓早餐工程、團膳項目等專項業務市場,并積極運作電子商務平臺,建立線上線下全方位營銷體系。明年1月,產業園內的商品將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全面上線。
“開拓新疆馕產業發展的現代化之路,是做大做強新疆馕產業的必由之路。產業園一、二期全部投產后,產值將達5億元左右,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將會有質的提升。”李雪菲說,“馕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情感、文化內涵,是各族群眾之間的文化紐帶。今后,我們將通過馕文化展示區、文化旅游體驗區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馕的深厚文化內涵,通過不斷打造特色品牌,創新加工工藝,豐富馕的品種和花樣,讓新疆馕香飄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