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網副總編輯魏航
騰訊科技訊 6月25日下午,由清華大學媒介調查研究室和騰訊網共同舉辦的“2010南非世界杯新媒體報道形態”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各位嘉賓圍繞“網絡媒體如何實現世界杯報道的獨家性、原創性、專業權威性”、“世界杯視頻的線上產品用戶參與度與SNS社區應用”和“世界杯廣告大戰”等話題,以四大門戶為研討對象,對本屆世界杯中的報道形態進行探討。
以下是體壇網副總編輯魏航發言時的文字實錄:
主持人:謝謝,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顏總評球,顏總評論媒體還是第一次看到。在2.0時代SNS時代迅速發展的時期,我們老說一句話,不是你發現了信息而是信息找到了你。看到我們現在的報道有一種感覺就是不知道是我們找到的信息還是信息找到我們。我想聽聽魏航先生對世界杯報道的觀點。
魏航:我覺得我非常同意顏總所說的,就是網站乍一看不知道看什么。做了網站以后也發現很多專業的報道可能沒有人點擊很多很八卦的東西點擊率很高。微博是一個分享的平臺,我們能不能理解為微博不是一個媒體,它是一個社交平臺。那么世界杯期間互聯網不是一個媒體,它是一個社會。比如微博上的一些評論我們報紙上不能登,但是互聯網上劉翔上爆粗口可能沒有問題,一個著名記者發的也沒有問題,因為是一種交流。
我是98年就開始上網,那時候新浪第一次用論壇發信息。到了2006年世界被的時候博客起來了,我記得2006年剛剛炒作博客概念,有一個調查數據說67%的網民愿意用博客發觀點。現在SNS和微博是一種新的平臺在發揮它的價值。以前沒有互聯網的時候在座每一個人可能跑到酒吧喝酒互相罵,現在改變成了在互聯網里罵,所以這也看作是社會的事。作為網站媒體中國還在扮演一些工作的報道,這些報道我們的目的不是為增加什么流量,純粹是為了展示體壇周刊互聯網的形態,我們可能還要學習互聯網真正的門戶,甚至包括微博、開心網這樣的平臺是怎么展示世界杯的信息的。作為我們來講主要是學習,我們體壇傳媒最重要的就是思想。這一塊我自己本身也觀察了很多網站的報道,真正說到對網站思路我們是接見體壇周報這些媒體的思想,這可能也是互聯問媒體忽略的。因為現在確實是互聯網體現的偽球迷的世界杯,對于體壇周報來說買這些報紙來說肯定常年關注足球的,所以兩個群體不一樣。我們體壇網扮演角色一個是為體壇周報的宣傳,一個是在學習互聯網的模式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