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道,2019年1月1日,歐元迎來“20周歲”。歐元20年的發展歷程,挺過了全球金融風暴與歐債危機,成為了世界第2大流通貨幣。不過,隨著民粹主義在歐洲崛起,歐元區前景或將再次迎來新的挑戰。
    據報道,歐元誕生于1999年1月1日凌晨,最初的歐元只是以電子交易形式,用于銀行和金融交易市場。2002年,歐元紙幣和硬幣正式進入百姓生活和市場流通。
    年幼的歐元剛剛上路,其匯率便遇到了多次挑戰,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2009年的歐債危機,使得歐元地位一度遭受重挫。近年來,隨著歐元區整體經濟回升,歐元地位已漸趨穩定。
    歐洲央行表示,在歐盟28個成員國中,目前有19個成員國、超過3.4億民眾在使用歐元,使之成為僅次于美元的世界第2大流通貨幣。
    當地時間2019年12月31日,歐洲理事會主席唐納德·圖斯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發布新年歐盟聯合聲明表示,歐元歷經全球金融風暴和歐債危機挑戰,業已成為團結、主權和穩定的象征,未來需要進一步鞏固和推動歐元在國際貨幣市場的地位。
    歐元誕生之處,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歐元有挑戰美元的姿態,而今天的歐元已年滿20周歲,美元依然獨霸國際市場。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曾表示,現在正是歐盟在全球舞臺上扮演更具影響力角色的時刻,他呼吁提升歐元全球貨幣地位。
    為了擴大歐元國際市場地位,歐盟計劃將擴大歐元在能源、大宗商品和飛機制造等戰略領域的使用,并要求能源合約以歐元計價,主張引入歐元計價的金融交易注冊平臺,并鼓勵發展歐盟支付系統。
    權威人士分析認為,歐元要挑戰美元地位絕非一朝一夕。首先起源于2015年的難民潮,使難民矛盾逐漸在歐洲社會尖銳化,促使歐洲各國民粹政黨勢力不斷擴大。而力主接納難民的德國總理默克爾面對民粹政黨的崛起,導致她所領導的執政黨在地方選舉中接連失利,最終辭去執政黨黨魁一職。
    意大利作為歐元區第3大經濟體。2018年,意大利民粹政府上臺后,始終強調要拿回貨幣及財政政策,并要求大幅度提高舉債額度,一度與歐盟水火不容。雖然最終以雙方妥協落幕,卻凸顯歐元區深化整合仍具有較大難度。看來歐元真正進入“而立之年"任重而道遠,未來將充滿了挑戰和機遇。(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