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疫情牽動著國人的心,據悉此次疫情是有人貪食野味感染病毒傳播開來。老話說病從口入,國人向來崇尚“民以食為天”對食品安全格外關注。不光是此次肺炎疫情,早年的“三鹿奶粉”、“蘇丹紅”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曾轟動一時。
那么對于飲食食品企業來講,危機公關該如何做呢?
一,積極妥善處理,第一時間與當事人進行有效溝通
這一危機公關方式主要適用于飲食食品安全問題并未威脅到當事人的健康,一般是顧客自行與涉事企業的責任人聯系進行投訴溝通。針對這一情況,相關責任人要對事件的經過進行充分了解,主要包括顧客購買的時間、食用的過程以及食用過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時分析事件成因并判斷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如若企業應當對顧客投訴事件承擔責任就應當在第一時間道歉,解釋事件成因,協商賠償事宜,爭取與顧客和解。
二、證據留存
當涉事企業與顧客對投訴事件責任劃分存在爭議時,企業應當申請有關部門介入調查。在此之前,企業應當及時留存證據,包括工廠,門店涉事產品當期原材料的取樣,顧客的購物小票等等。
三、自查自糾,自我反省
當危機出現時,企業應當進行自查自糾,在這一過程中若發現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應當及時找出原因和相關責任人,彌補疏漏,降低損失。同時,還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懲處,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若企業自身無法判定責任可以申請第三方機構介入調查。
四、社交媒體與政府機關應對
一般而言,媒體的介入是危機爆發的重要推動力。由于媒體的推動,危機可以在部分民眾中引發反響并引起有關政府部分的注意。此時,企業應當在第一時間進行危機公關,安發民眾,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彰顯企業應對危機的正確態度,爭取輿論優勢。
編者寄語:當前疫情肆虐,每個人都應做好防護,少出門不聚集,注意飲食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