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練打會員11記耳光”一事沸沸揚揚。
有人對當事健身教練的所作所為頗為憤慨;
有人對場館方一兆韋德批評指責;
有人對健身教練這個職業(yè)以及甚至健身行業(yè)表示擔憂;
也有人說,業(yè)內應該團結,沒必要落井下石、火上加油,“家丑不可外揚”,讓行業(yè)外的人看笑話,導致消費者失去信心。
但事件既已發(fā)生,輿論已經發(fā)酵,與其“掩耳盜鈴”,不如理性分析、討論出更為正確的應對方法,警示事件背后值得行業(yè)關注的問題,對于行業(yè)來說或許更有意義。
雖然健身行業(yè)一直消費者抱怨投訴不斷,甚至屢屢陷入圈錢跑路等欺詐事件,但稱得上是“公關危機事件”的,恐怕要屬這次了。
這次無疑是一兆韋德遭遇的一場公關危機,并且挑戰(zhàn)很大,一不小心導致品牌聲譽受到巨大損害。
如果你是一兆韋德的負責人,遇到這樣的事件會怎么做?是否可以處理得更好?
全文共計2543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知識點:
公關危機即公共關系危機,是公共關系學的一個術語。它是指影響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對組織的生存、發(fā)展構成威脅,從而使組織形象遭受損失的某些突發(fā)事件。
缺席的道歉
從事件采訪視頻中可以看到,當事人表示,從事件發(fā)生到接受采訪之時,健身房沒有給過他一個道歉。缺席的道歉給這場危機事件埋下第一個雷。
門店店長在電話采訪中是如何回應的?
需要了解清楚情況先,但一直聯系不上當事人;
當事人聯系上了,但不能聽你單方面說法,得找員工了解一下情況。
所以,還不能給你道歉。
嗯……還有人說,事情可能另有隱情,說不定雙方都有過錯。
但是,請注意!就算還有什么事情原委,打人就是不對!而且視頻看得很清楚,當事會員一個人,被一群教練圍著,被連打11個耳光,性質實屬惡劣。(拜托,都法制社會了,遇事不是“我打電話找人弄你”,而是打110報警;打人是要負刑事責任的。)
正確的做法是什么?
道歉!第一時間道歉。場館方可以按程序調查及處理,但就教練打人一事,,必須立馬道歉。
如果一開始門店管理者就對事件引起重視,正確認識教練打人的錯誤之處、認識到這次事件的性質,第一時間對當事人道歉并進行安撫,或許后續(xù)都不會引發(fā)媒體報道,導致輿論發(fā)酵。
令人迷惑的致歉信
5月17日事件曝光后,一兆韋德官方微博迅速發(fā)布公開致歉信。

新聞中午1點爆出,下午3點隨即發(fā)布致歉信,2個小時發(fā)聲,速度是很快的。但很遺憾,致歉信不但沒有平息輿論獲得公眾諒解,反而引起再度發(fā)酵。
“話術用的不錯,會員被毆打變成發(fā)生肢體沖突了,還在這強調在會所外呢。這還好是在會所外 ,要不然估計連監(jiān)控視頻都看不到…下面可以吐槽的也太多,包括處理方案啥的,看著真是來氣”。對于一兆韋德的官方致歉信,網友是如此評價的。
令人迷惑的是,5月18日一兆韋德更新了致歉信,措辭改變,但落款還是5月17日。應該是看到輿論指出的問題,默默做了調整。


說明企業(yè)自己也發(fā)現致歉信表述不妥,很可惜第一次發(fā)布是沒有做好,再次更改就很尷尬了。
那么,致歉信該怎么發(fā)?
我們看看2018年滴滴發(fā)生的一起類似事件。乘客曝光因接單錯誤司乘發(fā)生不愉快,后乘客被滴滴司機毆打。當時滴滴官方是如何回應的?

這是滴滴在第一時間發(fā)布的說明,此時事件還在配合警方調查,司機、乘客的沖突原委還未明確、處理結果還沒出,但此時第一要務是穩(wěn)定公眾情緒、不要讓輿論朝失控的方向發(fā)酵。
我們透過說明看滴滴表達出來的意思:
- 已第一時間核實情況
- 已聯系乘客致歉
- 滴滴墊付醫(yī)療費(且有平臺安全保障制度為依據)
- 通報目前進展
- 承諾妥善處理,且公開處置結果
言簡意賅的表態(tài),對輿論起到了穩(wěn)定作用。
而后滴滴再次發(fā)長文說明雙方已和解,并且誠懇致歉。比較完滿地處理好了此次事件。

危機事件爆發(fā)后,公眾往往有這樣一些心理:
- 更相信媒體報道,不相信當事組織言論,情緒激動;
- 組織面前,消費者個人是弱勢方,公眾更同情弱勢方;
- 從受害者利益出發(fā),也是從公眾自身的利益考慮;
- 渴望獲得新信息。
那么及時、恰當的致歉,能夠穩(wěn)定住公眾情緒、防止輿論發(fā)酵。結合兩次事件的對比,我們認為這樣處理更好:
- 如果有錯,一定要承認錯誤。而不是避重就輕、強詞奪理,或者轉移焦點。
- 除了承認錯誤,還要表達為錯誤承擔相應的代價。
- 還有要提出措施,防止同樣錯誤未來再犯。
健身企業(yè)需要公關
通過這次事件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一兆韋德的危機公關應對是缺失的,或者說是健身企業(yè)對于公關的缺失。這種缺失不僅體現在當下的事件處理上(基層管理者不知道如何應對,企業(yè)層面也沒能有效處理),其實反映的是更是日常的程序和機制。
知識點:
危機公關,具體是指機構或企業(yè)為避免或者減輕危機所帶來的嚴重損害和威脅,從而有組織、有計劃地學習、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應對策略,
企業(yè)需要危機公關,更需要通過公關預防危機出現。
我們在學院《從0到1手把手教你開健身房》品牌課部分講過,“健身房的每個員工都是公關”。怎么理解?
我們健身行業(yè)是服務業(yè),最主要的就是與人打交道,一線員工如教練、會籍甚至保潔,直接與消費者接觸,他們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消費者對場館、對品牌的印象。當爆發(fā)問題的時候,一線人員是直接的參與者,他們處理得好,危機公關就成功了一半;他們處理得不好,會給企業(yè)帶來成倍的難題,正如這次事件一樣。
除了負面問題,公關當然也包括正向的宣傳,一線員工也是我們最好的品牌傳播者,他們的服務意識、態(tài)度、能力,他們對品牌產品的理解、認同,直接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因此,企業(yè)應該重視對內部員工的培訓,這既是內部公關,又是運營,也是管理。

作為一家擁有近二十年發(fā)展歷史的老牌健身企業(yè),一兆韋德是國內最著名的健身連鎖品牌之一,在全國擁有130余家門店,累計服務超過百萬健身用戶,并為社會創(chuàng)造了大量就業(yè)崗位。早年間一兆韋德便獲得國際著名投資公司新加坡淡馬錫集團注資,是那個年代唯一獲得資本加持的健身企業(yè)。多年來,一兆韋德對全民健身及行業(yè)發(fā)展,無疑有著巨大的貢獻。
這樣的健身品牌是何其寶貴,作為企業(yè)、行業(yè)都應該珍惜。
疫情之下,健身企業(yè)本就舉步維艱,不要再被這樣的負面事件擊倒。
希望這次事件給當事企業(yè)也給我們大家?guī)矸此己蛦⑹尽?span style="font-weight: 600;">時代變了,企業(yè)和品牌要適應市場,扭轉陳舊過時的觀念及手段,才能得以良性發(fā)展。而建立品牌公關思維也是其中重要一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