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很多行業來說,都不容易,但你有沒有發現:越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企業的利益相關者(比如員工、用戶、競爭對手、媒體、政府機構等),對企業的產品、服務與運營的要求越高?
因為在如今的媒體環境下,一旦企業產生了質量、服務或運營上的問題,就會很快被曝光到網上,給企業帶來聲譽危機。對大企業來說,它的應對能力相對較強;但對中小型企業來說,這些聲譽風險很可能會把日常運營拖入泥潭,進而給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帶來致命影響。
當然,企業運營中的風險與危機有很多,大面上可以分為:

財務危機(比如資金鏈斷裂等)運營危機(比如產品或服務出現問題,引起用戶投訴等)法律危機(比如遭到侵權起訴、勞務仲裁等)聲譽危機(比如被對手惡搞,或者是由上述前三項發酵而來)
筆者在過去十多年的咨詢與服務經歷中,以上四類危機大大小小都經歷過。我們最大的感受是:一方面,做企業實在不容易,風險與危機的普遍存在,但很多老牌500強或行業的頭部公司,在風險與危機管理上,的確非常扎實;另一方面,則是中小型企業或創業公司在危機管理上十分松懈——從理念到體系,從團隊到崗位。
我們經歷過的很多咨詢項目,都是因為企業在危機出現之前沒有準備好應對內外風險的管理體系,最后不得不浪費很多資金與精力啟用危機公關去處理。
盡管我們不能完全預測、管控危機,但企業卻可以使用科學的方法論,,盡可能地提高處理管理風險與危機的效率。了解基于實操但體系扎實的危機管理模型,則是開始的第一步。
正規的風險與危機管理,都要做哪些工作?
筆者的文仲咨詢自創立以來,就一直致力于結合500強服務經驗,以及對中國中小型企業及創業公司的理解,幫助創始人及管理團隊提升管理能力。危機管理是我們很重要的一項服務。
為了方便你理解,我們把常規的風險與公關危機管理,分成以下三大塊:

對于500強企業來說,每一個模塊中,都需要做大量細致的工作。我們從中提煉和總結一些創業公司也可以參考執行的具體工作,供你參考。
1. 事前:風險防御
都說“防患于未然”,做一套完備的企業風險防御系統,是個大工程。因此,對于創業公司或中小企業來說,即使知道它的重要性,也往往會由于人手不夠、經驗不足等種種現實原因,讓這一步的優先級無限降低,最終導致企業一直在風險中“裸奔”。
其實,創業公司或中小企業不必像500強那樣面面俱到,只要完成下列關鍵的工作,也能為公司提前建好一道防火墻:
根據以往的經驗,梳理企業可能遇到的各類風險和典型事件為這些風險事件進行分級,并制定出每個風險級別的處理流程、應對措施梳理如果遇到危機事件,公司內部匯報線是怎樣的、需要哪些人來處理、各自的職責等將輿情監測納入到日常工作中,每天主動搜索公司、行業相關新聞,以及各類社交媒體上的用戶評論,及時發現風險如果有余力,可以請專家為高管進行危機管理培訓,同時做好員工(尤其是面對客戶的一線員工)的溝通規范
2. 事中:危機響應
一旦發生危機,無論是500強還是創業公司,都需要迅速處理和響應。處理公關危機,有一個通用的“5S原則”:
承擔責任:承擔責任,真誠致歉真誠溝通:誠意、誠懇、誠實,說明真相與處理結果速度第一:迅速控制事態,不擴大、不升級、不蔓延系統運行:用全局眼光解決問題權威證實:借助第三方,重獲信任
在這個原則基礎上,你需要根據事前準備的流程做好下面幾件事:
風險等級評估及分析:對負面輿論進行事實及影響分析、評估及風險分級,繼而啟動相對應的處理流程和措施制定應對策略:梳理事實,確定基調、原則、行動方案(內部如何處理改進、對外如何公示);同時針對不同受眾,制定相應的回應內容及渠道按不同受眾和渠道準備溝通內容:準備經法務審核的官方聲明、新聞稿等內容;聯系媒體、KOL、第三方等渠道發布對內、對外溝通:對內申明原則,統一口徑;對外說明事實和方案,注意速度、態度關注效果反饋,及時調整:內容發布后,密切關注各方受眾反饋,如未扭轉負面輿論,需及時調整策略和內容
隨著信息傳遞速度越來越快,出現危機后,留給企業處理和響應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因此,企業在平時準備越充分,反應速度就會越快。
3. 事后:聲譽修復
企業一旦發生危機,就會導致信任崩塌,即使危機處理得當,也會對企業聲譽造成影響。修復聲譽、重獲信任,是一個需要企業持續投入的漫長過程。
當輿論平息后,企業需要循序漸進地向輿論池注入正面故事,重建聲譽和信任你可以從內容角度、發布渠道、發聲者等維度,來規劃多元化的內容,重新建立企業的正面形象,逐漸積累信任。
上述三步是不斷循環的過程,要想轉危為機也發生在這三個循環中。了解了這三個維度,并著手去做些具體的應對準備,會讓你在看待危機與風險這件事上,更加從容。
我們也會立足上述體系,分享一系列文章,幫你更好地理解從實操上該怎么做,才能針對自己的需求,做好風險與聲譽管理。
文婭女士是上海文仲企業管理咨詢與服務工作室的創始人,職場前十年曾就職于奧美、京東與愛德曼三家國內外頂尖企業;成立文仲咨詢后,專注于服務中小企業及創業公司,通過科學決策、高效協作、品牌聲譽三大板塊,幫助企業對內提升協作與績效,對外提升聲譽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