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可稱得上是“失落的一年”。在這一年里,互金行業經歷了劇變,從“巔峰時刻”到“一夜入冬”。據網貸之家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1021家,相比2017年底減少了1219家,數量已然“腰斬”。
但同時也可看到的是,在這一年里,各平臺紛紛為完成合規而不斷竭盡全力。隨著問題平臺不斷出清,行業整體合規進程已初見成果。多項監管密集出臺,包括打擊老賴、逃廢債,提振出借人信心。“爆雷潮”之后,數百家互金平臺提交自查報告,多家互金平臺又相繼赴美完成IPO,行業在無聲地回暖。
2019年如期而至。在新的一年里,互金行業將走向何方?或許,他們能給出我們一些答案。
“松緊之間”
“松緊之間”,是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對2019年互金行業給出的看法。
他認為,這主要是“政策層面的松”和“行業層面的緊”。互金平臺現今的經營困境,大半來源于資金端的收緊。于網貸平臺而言,是批量爆雷后,出借人的資金外流;于其他消費信貸平臺而言,則是機構資金的趨于謹慎,讓不少依靠助貸發展起來的平臺斷了錢糧。“解鈴還須系鈴人,能救互金平臺于水火的,也只能是資金面的寬松”。
不過從近日召開的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釋放了相對寬松的信號,“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薛洪言認為,2019年的社會融資將面臨更寬松的環境。
同時,與大多數人看法一致的是,薛洪言認為,2019年互金行業主要潛在的變數是“P2P備案”與“巨頭入局”。
2019年,能否成功備案將成為互金行業的最大變數。于網貸平臺而言,能否通過備案,幾乎是生和死的區別;于行業而言,備案能否于2019年落地,決定著各方對P2P的信心,落地后備案平臺的數量和結構,也一定程度上決定了P2P行業的規模和潛力。
但就目前來看,備案的落地時間點并不明確。而一旦備案落地,會加速市場洗牌。屆時,還有一個重要的不確定因素便是,巨頭是否會爭相入局網貸行業?
不過在談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之前,薛洪言認為,于多數平臺而言,目前還是要先活下去。P2P的批量爆雷,透支了出借人的信任,資金在外流,分化在加劇,日子在變難。行業規模的縮水,加上行業內部的分化加劇,使得長尾平臺的日子越來越難。能否挺下去,以迎接備案后行業二次分化的洗禮?是一個大考驗。
破局之路
于是,如何活下去成了如今每個互金平臺首要亦是最關鍵的問題。每家平臺都在尋找自己的破局之路。
在PPmoney看來,破局之路或者在于“特色化”。“行業加速出清的同時,競爭也日趨白熱化,金融科技、優質資產等領域的實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平臺的發展前途。” PPmoney萬惠集團CEO胡新表示。
因此,PPmoney選擇的“特色化”破局之路在于人工智能。
據了解,早在2012年12月12日上線伊始,PPmoney便大力投入技術研發和高端人才引進,以技術撬動運營提升,為客服提供最優質最便捷的金融服務。在PPmoney網貸1100余人的團隊中,有超過三分之一是技術人員。
多年來,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手段,PPmoney先后研發出五大人工智能系統:蜂巢引擎、靈機系統、銀盾系統、神工系統和巡鷹系統,并將其應用到各業務層面,滲透到獲客、風控、催收、客戶服務等環節,廣泛運用在大數據精準營銷、用戶畫像構建、智能客服、智能風控模型構建等方方面面,改變金融傳統人海戰術模式,開拓了在線撮合小額借貸的新模式。
以審批環節為例,PPmoney創新了大數據風控模式,通過從多樣生活場景抓取社交、行為等非征信數據,并運用人工智能讓風控系統從海量數據中實現機器學習、大數據建模,去洞察每一筆交易背后的信用、欺詐等風險,從而實現對金融風險的精準管理。
3900萬用戶
另外,據此前PPmoney相關人士參加會議時公開透露,其人工智能的優勢還在于快捷與差異化競爭。
據其透露, PPmoney對接了超40家外部數據,通過2000+維度、360度的風險計量,可對用戶進行豐富的人物畫像,提供個性化金融產品。基于大數據的評分系統,PPmone可以借助機器學習,實現自動化審批,最快5分鐘放款,并實現差異化授信和差異化定價,為不同層級的客戶打造多樣化和靈活的信貸產品體系:如面向微小企業主的經營性個人信貸產品、面向信用卡客群的基礎消費性個人信貸產品、面向優質客群的定制化信貸產品。
#p#分頁標題#e#通過多元化數據標簽進行用戶建模,根據客戶特征分析智能匹配產品,配合以合理化營銷策略,為PPmoney實現精準營銷,同時還大大降低運營成本,這也便為其活下去提供了更多優勢。
而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之下,出借人的擁戴與留存似乎更能說明問題。據公開資料顯示,PPmoney網貸目前服務用戶已超過3900萬人,累計撮合現金交易突破1135億元,為用戶賺取收益超過27億元。
憑借這樣的普惠成果,PPmoney還在2018年12月21日的網貸天眼“中國金融科技發展·未來論壇”上,一舉攬獲“2018年度最具影響力互聯網金融企業”大獎。
經歷過2018年,有不少平臺死去,但活下來的平臺也有活得更好了,如PPmoney。行業的馬太效應愈加明顯,競爭也在愈加白熱化。有人認為,出清潮遠還沒有結束,互金行業仍將持續“至暗時刻”,但也有人認為,經歷過危機洗禮之后的互金行業,必將在2019年迎來“最好的時代”。